Copyright ©2019 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    电话:025-85800700     传真:025-85800720   
苏ICP备14010569号 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南京

企业文化 · corporate culture

世界杯情缘

所属分类:感悟生活
来源:
发布时间: 2018-07-15

2018年6-7月,地球上30多亿人将统一进入一个新的时区——世界杯时区, 32支球队成为这个时区的坐标,一颗不断滚动的足球成为唯一标识,一座梦寐以求的金杯则是最好的证明,人类再次以足球的名义欢聚和战斗,而我也又一次自豪的点亮了“铁杆球迷”的属性。

算起来这是我看的第六届世界杯了。98年之夏,酷爱运动的小伙伴们第一次接触了这项盛事,一直在街头巷尾踢着纸质足球的我们安安静静的坐在电视机前,看着那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,穿着最经典的球衣,在球场上奉献着一场场热血沸腾的对决。那种年轻混合着激情的美好,是多年以后我最深的怀念。

2002年,记忆是由红色的骄傲和蓝色的忧郁共同组成。那是第一届有中国队的世界杯,首场对哥斯达黎加,下午3点半,高二的我们挤在教室里,看着吊顶的老式电视,激动的唱着国歌,喊出每名球员的名字,那种自豪感让我铭记至今。三场比赛踢完,伴随着中国队的步伐,法国、阿根廷这些经典的蓝色也怆然出局。最后一轮,带伤复出的齐达内,用踉跄的步伐追逐着不断远离的足球,直至跌倒在地,那一瞬间,令人动容,仿佛诸葛丞相,明知不可为而为,鞠躬尽瘁,可惜天不加年,时不我待,绝望而又悲情。而坐在替补席上的巴蒂,眼含泪花,看着自己的梦想从此远去,不甘和不舍让人动容。直到决赛中,偶像卡恩从神座跌回人间,因果循环,英雄暮年。原来体育也和人生一样,残酷如斯,却又现实如铁。

2006年,世界杯来到德国,那时的大学宿舍里到时都是 “德粉”,大谈特谈“碾压和夺冠”,霸气十足却又底气不足。可是我的心中只有一个人——贝克汉姆,那个宠儿,那个弃儿,那个经历过追逐和放逐,拥有人人羡慕的一切,却又曾行走于人间地狱的男人。多少次我也曾站在长草漫腿的足球场,一个人抱着足球踢一下午,从传中到任意球,幻想着像他一样踢出绝妙的弧线。那届世界杯,三狮军团巨星云集,可是只有他才能扛着全队往前冲。四分之一决赛,虽然受伤,但是他倔强的不愿被换下,直到伤势无法坚持,在全场掌声中,贝影远去。伴随着小贝夺眶而出的泪水,电视机前的我们早以泪目。坚持的力量直击心灵,壮志未酬的小贝就这样和我的世界杯轻轻的说了声再见,然后再也不见……

时光飞逝,2010年的我已走上了工作岗位,而此时的世界杯也在全新的大洲激情上演,伴随着呜呜祖拉那鼓噪的声音,足球仿佛被施了魔咒,意大利、法国携手小组出局,更大的意外来自八分之一决赛,英德大战,兰帕德的进球活生生的被吹掉,那一瞬间,所有人都想到了“公平”,可是人生最大的公平不正是人生而不平,你能做的只能是努力、再努力,然后等结果的绽放。

2014年,基督山下的世界杯万众瞩目。科技对人类的改变也悄然而至,每天打开手机,赛事新闻像海浪一样扑面而来,应接不暇,一场单纯的比赛已经演变成媒体的角力场和广告商的聚集地。浮华过后,德国捧杯,记忆中却是内马尔的泪水,苏亚雷斯的牙印和克洛泽的空翻,以及巴西失利后球迷牢牢抱着金杯的瞬间。世界杯仿佛是我固定的人生路标,弹指一挥,蓦然回首,只有他坚定的站在那里,标注着我们的4年又4年。

今年的世界杯,var的加入,戏剧性的结局,相继离开的勇士,不灭的信仰和热情。在这十四天里,我不仅点亮了自己的属性,也点亮了一岁半女儿的球迷属性,虽然她会把C罗喊成“阿罗”,把梅西喊成“梅梅”,不过当我在看球的时候,小家伙也会乖乖的跑过来,喊着“球球”,牵着爸爸的手一起看,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届世界杯,等她长大,会有一只心中的主队吗?会不会也留下和世界杯的情缘呢?让时间去回答这些问题吧。

时间如同一支笔,在我们内心深处记录下一段段生动的文字和一幅幅难忘的画面,足球从来不只是运动,它带给人类的是精神鼓舞,是在挫折中的奋进和对勇气的渴求,是对爱的理解,对恨的平复,以及对未来的希望,如果你爱足球,你会爱它一生,无关胜负,无问西东。这也许正是世界杯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快乐。

(党群办   丁起扬)